服務成就競爭力,責任提升執行力
發布時間:
2015-11-06 12:00
來源:
――讀書隨感二則
之一
看了黃鐵鷹的《海底撈你學不會》,禁不住好奇想去海底撈感受一下,聽說長沙也有海底撈了, 大家是不是集體去體驗一下呢?海底撈做得風生水起,甚至出現了“人類已經無法阻止海底撈了”的微博狂潮。服務!以優質甚至夸張的服務成為中國內地最知名、最受歡迎的火鍋品牌。因為火鍋相對于其他餐飲,品質的差別不大,服務就特別容易成為競爭中的差異性手段。談到海底撈,它不像小肥羊火鍋有特色的涮羊肉,也不像呷哺呷哺那樣裝修時尚。通過大眾點評網的隨機調查,在北京地區,無論是特色、環境,還是火鍋口味,海底撈都沒有優勢,而海底撈真正的撒手锏是堪稱“變態”的服務。他們的服務員如何能做到像打了雞血一樣來回穿梭,他們的創新服務如何層出不窮,他們身體疲憊卻精力旺盛而毫無怨言……
“優質的服務能彌補味道上的不足”,“優質的服務能彌補價格上的差異”,“完美的服務更能招攬顧客”,“用好服務創造情感上的良性體驗”,“做特色的服務,比別人多一點 ”,“真誠是一種無形的牽引力”,“服務不只是態度,還包括口味、環境等”,“細節往往最能打動人”,雖然這些話說的是餐飲企業,但是對其他行業的企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?
一個以服務為經營理念,以服務贏得顧客的企業,必然會遙遙領先于同行。在過去,一般是顧客先付錢,才能享受服務;顧客給多少錢,商家就提供多少服務;誰付的錢多,誰得到的服務就好。而實際上,我們應該轉變賺錢的觀念:先服務,再讓顧客根據我們的服務質量進行付費、埋單。
聯想到目前國內嚴峻的市場環境,如果我們能持續提升服務水平,為顧客帶來優質、完美的服務,也必定會提高我們的市場競爭力。
比爾?蓋茨說:“21世紀所有的行業都是服務性行業。”現在,服務已不再是狹隘的服務,而是一種大服務觀念,它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互動,來源于所有人和所有行業,也就是說,我們每個人都在從事服務業。同理,在一個公司里面,服務的職責也不會限于某一個部門。
著名黑人領袖馬丁?路德?金曾說過這樣一段話:“如果一個人是清潔工,那么他就應該像米開朗基羅繪畫、像貝多芬譜曲、像莎士比亞寫詩那樣,以同樣的心情來清掃街道。他的工作如此出色,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會對他注目贊美:‘瞧,這兒有一位偉大的清潔工,他的活兒干得真是無與倫比!’”正如書中所言:“沒有卑微的工作,只有偉大的服務,帶著這種想法,我們做任何工作都會取得一定的成就”。
日本一位經濟學家稱:“優質的服務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。”沒有優質的服務,就不會贏得顧客;擁有最完美的服務,就能獲得永遠的支持。的確,服務決定成敗,服務創造價值。一個沒有服務觀念,不提供優質服務的企業,必將被同行遠遠地甩在后面;而一個以服務為經營理念,以服務贏得顧客的企業,必然會遙遙領先于同行。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,以服務精神善待每一位顧客,服務每一位顧客,就是點亮了一盞吸引顧客的明燈,也為自己照亮了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。
之二
最近讀到敬一丹的《我遇到你》,談到她們那一代新聞人記者的故事,很感動。這是怎樣的一種責任心,在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,多半都伴隨著理想、熱血、崇高、使命這樣的詞。談到白巖松,寫道他是有長跑準備和長跑能力的,他似乎不用外在動力來驅動,內心力量足夠強大。正如妍琳的解說詞所言:“如果你學新聞,你會追求真相;如果你追求真相,你會調查;如果你調查,你會采訪;如果你采訪,你會找到現場;如果你找到現場,你會質疑;如果你質疑,你會發問;如果你發問,你會搜集證據;如果你搜集證據,你會深入現實;如果你深入現實,你會調查歷史;如果你調查歷史,你會想知道這個國家的現代史;如果你想抱怨?與其抱怨,不如改變,想要改變,馬上行動!”
聯想到我們的謝董事長,對我們的希冀很深,對我們年輕人像園丁期許小樹苗茁壯成長一樣。如果我們能有新聞人對工作的熱情和信仰,我想責任心常在,執行力也常在。(工程公司 朱桂芳)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